冷凍中華菜肴
中華菜肴品種繁多,風格獨特,八大流派,各具特色。將各地的名菜佳肴結合冷凍加工的不同特點,選擇適合于低溫冷庫儲藏的品種加工,以方便食品的形態銷售,無疑極具市場前景。(一)原料對原料的要求如下:①肉:只用高檔牛肉、豬肉和羊肉,肥豬肉不宜使用。另外,應避免使用凍肉,因為不可能評價冷凍原料的質量損失。②家禽:雞肉比火雞肉要好,火雞的脂肪儲藏期較短。③魚:新鮮魚和凍魚都可以使用,魚制品的穩定性由于含脂較高而較差。④蔬菜和水果:新鮮和凍結狀態的蔬菜或水果都可用于加工,品種應適合凍藏,如玉米、胡蘿卜、青椒、花椰菜、土豆、洋蔥等。對于炸土豆,宜選用密度高、富有淀粉和總固體含量的品種。為了避免在油炸時過度變褐,還原糖含量應不超過2%~3%。對于煮土豆,必須用堅實多汁的品種,而對于土豆泥,可用粉狀的品種。⑤雞蛋:烹調后的雞蛋清不適合于常規凍結。含有大量煮熟的預煮食品,在凍結、儲藏和解凍后,結構會發生嚴重變化,蛋清變韌,如橡膠似的,并趨向于分成小塊和分層。有資料報道,即使在一35C吹風凍結下也不能生成可食用的煮熟蛋清,只有用液氮瞬時凍結,才能得到接近于未凍結煮熟蛋清質量的產品。⑥油脂:宜選用高度飽和的油脂進行烹調。
(二)加工冷凍中華菜肴的加工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:①預處理:按各種原料的特性進行洗滌、整理分類、熱燙、切開等;②烹調:按菜肴的本身烹調手法進行燉、烤、炸、炒、燴、熏等操作;⑧包裝及烹調時,食品的加熱應較正常加熱時低(對于肉、家禽產品和油炸土豆,約為70%;對于蔬菜,50%~80%;對于米、面類,20%),最后的烹調可待解凍后再次加熱時完成。由于微生物在10~60℃溫度范圍內增殖最迅速,這個危險區域應盡可能快地通過,以防止任何病原菌生長,因此,在烹調結束和中心溫度達到10_C之間的最大時間間隔不宜超過2h。關于凍結儲藏的貨架壽命的研究表明,燉制的菜肴比油炸或燒烤的制品保存性要好。在長期使用的油中油炸(由于脂肪酸敗)會縮短儲藏期。例如,用新鮮油(O.24%游離脂肪酸)炸魚片有8個月的儲藏期,而當使用重復用油(2.5%游離脂肪酸)油炸時只能儲藏2~5個月。
- 相關文章:
低溫與微生物的關系 (2013-8-14 10:48:31)
非酶引起的食品變質 (2013-8-13 10:36:47)
蝦片間接擠壓工藝 (2013-8-4 9:6:15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3 (2013-8-4 8:21:54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2 (2013-8-4 8:6:24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1 (2013-8-3 11:27:3)
片狀食品3 (2013-8-3 9:47:41)
片狀食品2 (2013-8-3 9:13:0)
片狀食品1 (2013-8-3 9:3:53)
顆粒球形食品2 (2013-8-3 8:13:25)
奶油的貯藏 (2013-8-2 15:57:20)
顆粒球形食品1 (2013-8-2 11:45:49)
- 留言列表: